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研究站
新闻公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项目内部检查及交流会召开
作者: 伊犁河站 更新时间: 2020-08-12
7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项目内部检查及交流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邀请科技部项目跟踪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学勇研究员进行指导。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研究员(课题二负责人)、新疆大学胡红英教授(课题一负责人)、中国林科院赵文霞研究员(课题三负责人)、新疆农业大学谭敦炎教授(课题四负责人)和新疆生地所张道远研究员(课题五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新疆生地所等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位研究人员参会。会议由张元明研究员主持。
《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项目的五个课题为:“天山野果林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现状与有害生物谱系特征”,“野果林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其成因辨析”,“野果林病虫害控制技术与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野果林关键种及伴生种种群更新、复壮关键技术与示范”、“野果林特殊、抗逆遗传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在会议上,五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从课题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重要进展、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项目研究,查明了天山野果林有害生物谱系和关键物种的生存现状;基于气候变化和病虫害扰动过程分析,从新疆野苹果个体水分和养分变化特征等方面,阐明了野果林退化过程和个体死亡的可能原因;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实测相结合,明确了野果林退化面积和变化趋势,并初步建立了天山野果林病虫害防治预警系统;提出了物理修枝-化学防治-天敌释放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建立了野生果树资源汇集圃和主要野生果树实生繁殖苗圃,建成野果林更新复壮核心示范区和辐射示范区;证实了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并构建核心种质库,探明新疆野苹果抗病、抗寒分子调控机制,开发建立了新疆野苹果全基因组分子设计技术平台。 
项目跟踪专家李秀彬和赵学勇充分肯定了各课题取得的进展,认为项目自2018年中期检查以来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野果林退化过程、保育和恢复措施、遗传资源挖掘等研究方面成效显著。两位专家同时指出,各课题还需对照任务书补齐缺口,尤其在人为干扰的强度及种类、预警技术体系构建和更新复壮技术集成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总结和凝练,充分挖掘现象背后的生态过程和理论基础,并提出针对性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同时,各课题间需在数据共享、试验示范和成果凝练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张元明在总结中对各课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牢记立项时的初心,把握好课题主线进行总结凝练,形成课题的亮点成果;二是要力求服务于当地需求,向国家及有关部门提交高质量的咨询建议;三是各课题在会后要及时安排内部研讨,细致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好项目收尾工作,迎接科技部的项目终期验收工作。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3项,提交咨询报告3份,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21篇(SCI论文54篇);获得抗逆相关基因30余个,培育高类黄酮功能型苹果新品种6个,极具市场应用潜力;在伊犁植物园建立资源汇集圃与主要野生果树实生繁殖苗圃,建成更新复壮核心示范区100公顷,辐射示范区1000公顷。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ylf@cern.ac.cn TEL:0991-782312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