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环阿尔泰次区域国际合作会议在新疆阿勒泰举行,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相关地区政企代表共聚一堂,共谋区域合作发展大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他强调,中国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是亚欧黄金通道和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我们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元首重要共识,始终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不断拓展更为广泛、更加丰富的交流合作,共创环阿尔泰次区域美好未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作主旨发言,他说“中国新疆同环阿尔泰次区域各方具有地缘人缘相通、产业结构互补、资源禀赋相近等优势。我们愿本着互利互惠原则,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地区合作,打造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携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研究员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法拉比国立大学达娜·舒克帕罗娃教授共同签署《中哈环阿尔泰地区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遥感监测、评估及协同管理研究》合作协议。该合作将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中哈跨境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监测与评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开幕式现场签约
会议期间,新疆科技厅、教育厅、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了"科教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专题会议"。来自四国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24位专家进行了项目推介并提出未来合作建议。新疆生地所阿里木·赛买提研究员介绍了与哈方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合作进展,李文军研究员则分享了拟与俄、哈、蒙等国联合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计划。
本次会议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就下一步加强合作明确了方向、思路和具体事项,重点提出加强教育和科技合作,借鉴中国创新经验与技术,推进青年学生和国际学术交流,互相参加、共同举办重要文化艺术活动等。
环阿尔泰地区是连接中、哈、俄、蒙的重要生态走廊。近年来,新疆生地所依托第三次新疆综合科考等项目,在该区域开展了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列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